对于反应釜的应用,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异常,以下结合化工生产实际过程总结出反应釜常见的7种故障现象,以及排除方法:
一、故障现象:壳体损坏(腐蚀、裂纹、透孔)
故障原因:
1.受介质辐射(点蚀、品间腐蚀)
2.热应力影响产生裂纹或碱脆,
3.磨损变薄或均匀腐蚀。
处理方法:
1.采用耐腐蚀材料衬里的壳体需重新修衬或局部补焊
2.焊接后要消除应力,产生裂纹要进行修补
3.超过设计最低的允许厚度,需更换本体。
二、故障现象:超温超压
故障原因:
1.仪表失灵,挖制不严格;
2误操作;原料配比不当;产生剧烈反应
3.因传热或搅拌性能不佳,产生副反应:
4.进气阀失灵导致进气压力过大、压力高。
处理方法:
1.检查、修复自控系统,严格执行操作规程;
2.根据操作法,采取紧急放压,按规定定量定时投料,严防误操作;
3.增加传热面积或清除结垢,改善传热效果修复搅拌器,提高搅拌效率
4.关总汽阀,断汽修理阀门。
三、故障现象:密封泄漏
故障现象
(1)填料密封:
1.搅拌轴在填料处磨损或腐蚀,造成间隙过大;
2.油环位置不当或油路堵塞不能形成油封;
3.压盖没压紧,填料质量差,或使用过久;
4.填料箱腐蚀。
(2)机械密封:
1.动静环端面变形,碰伤;
2.端面比压过大,摩擦副产生热变形;
3.密封圈选材不对,压紧力不够,或V形密封圈装反,失去密封性;
4.轴线与静环端面垂直误差过大;
5.操作压力、温度不稳,硬颗粒进入摩擦副;
6.轴串量超过指标;
7.镶装或黏接动、静环的镶缝泄漏。
处理方法:
(1)填料密封
1.更换或修补搅拌轴,并在机床上加工,保证粗糙度;
2.调整油环位置,清洗油路;
3.压紧填料,或更换填料;
4.修补或更换;
(2)机械密封
1.更换摩擦副或重新研磨;
2.调整比压要合适,加强冷却系统,及时带走热量;
3.密封圈选材,安装要合理,要有足够的压紧力;
4.停机,重新找正,保证不垂直度小于0.5mm;
5.严格控制工艺指标,颗粒及结晶物不能进入摩擦副;
6.调整、检修使轴的窜量达到标准;
7.改进安装工艺,或过盈量要适当,或黏接剂要好用,牢固
四、故障现象:搪瓷搅拌器脱落
故障原因:
1.被介质腐蚀断裂;
2.电动机旋转方向相反。
处理方法:
1.更换搪瓷轴或用玻璃钢修补;
2.停机改变转向。
五、故障现象:搪瓷釜法兰漏气
故障原因:
1.法兰瓷面损坏;
2.选择垫圈材质不合理,安装接头不正确,空位,错移;
3.卡子松动或数量不足。
处理方法:
1.修补、涂防腐漆或树脂;
2.根据工艺要求,选择垫圈材料,垫圈接口要搭拢,位置要均匀;
3.按设计要求,有足够数量的卡扣,并要紧固。
六、故障现象:瓷面产生鳞爆及微孔
故障原因:
1.夹套或搅拌轴管内进入酸性杂质,产生氢脆现象;
2.瓷层不致密,有微孔隐患。
处理方法:
1.用碳酸钠中和后,用水冲净或修补,腐蚀严重的需更换;2.微孔数量少的可修补,严重的更新。
七、故障现象:电动机电流超过额定值
故障原因:
1.轴承损坏;
2.釜内温度低,物料粘稠;
3.主轴转速较快;
4.搅拌器直径过大。
处理方法:
1.更换轴承;
2.按操作规程调整温度,物料黏度不能过大;
3.控制主轴转速在一定的范围内;
4.适当调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