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加速设备更新改造 工业、交通、建筑领域绿色转型潜力巨大
我国作为产品设备生产和使用大国,在工业、交通、建筑等领域面临巨大的设备更新改造需求与绿色转型潜力。近年来,国家加速推进各领域设备升级与节能技术应用,通过数字赋能、新能源推广和建筑节能革新,推动经济社会向绿色低碳转型。
一、工业领域:设备更新与智能化升级双驱动
我国设备保有量超 50 亿台(套),工业领域更新改造潜力巨大。重庆美心集团更换节能空气压缩机,年节电 120 万度,减排二氧化碳 942 吨;山东淄博电盾科技引入智能温控与激光定位技术,能耗和排放降低 20% 以上,生产效能提升 50%,年节约费用 300 万元。数据显示,2024 年工业重点行业能效标杆产能占比提升 6 个百分点,前 4 月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速达 5.1%。
二、交通领域:新能源装备加速普及
1.氢能应用场景拓展
贵州六盘水依托 “煤转氢” 产业,推广氢能公交车与重型卡车,单台氢能车年行驶 10 万公里可减碳 120 吨。当地煤化工企业年制氢 6.5 亿立方米,成本较传统煤制气低 30%,预计 2026 年氢能产量达 17 亿立方米,支撑 1 万辆氢能汽车应用。
2.新能源船舶制造崛起
湖北黄冈合创重工基地新能源船舶订单占比超 90%,2023 年签约 100 艘订单,金额达 25 亿元,带动上下游 10 余家企业集聚。全国 2022 年更新新能源公交 5.8 万辆,铁路机车 200 余台,目标 2025 年交通领域碳排放强度较 2020 年降 5%。
三、建筑领域:低能耗建筑规模化推进
我国建筑运行能耗占社会总能耗 30%,绿色转型迫在眉睫。河北石家庄推广低能耗建筑,采用加厚保温层、“三玻两腔” 窗户及热回收新风系统,节能率超 90%。2024 年全国完成建筑节能改造 6600 万平方米,新建绿色建筑占比超 90%。根据规划,2025 年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较 2023 年增长 2 亿平方米以上,同步推进老旧小区设施改造。
我国在工业、交通、建筑领域通过设备更新改造与技术创新,正加速实现绿色转型。工业领域依托智能化升级提升能效,交通领域以氢能和新能源船舶为突破口降低碳排放,建筑领域通过低能耗技术革新推动节能降耗。政策层面,《节能降碳行动方案》《建筑领域节能降减碳工作方案》等文件为转型提供了明确目标与路径。未来,随着各领域技改投资持续增长和绿色技术的普及,我国经济社会的低碳化发展将释放更大潜力,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方案。
免责声明:此内容系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爱玖库赞成此内容或立场。以上信息均由爱玖库(www.aijiuku.com)收集报道,如有转载,请注明出处,谢谢合作!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、公司、企业或个人等的知识产权,请来电或致函告之,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。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请联系(kefu@aijiuku.com)删除。